

2024年要建成的“山東算網” 是一張什么網?
發表時間:2024-01-15
智慧城市、無人駕駛、機器人……大數據正走進千家萬戶,萬千企業也點“數”成金。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,算力、算網成為破解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難題的“金鑰匙”。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要建成“山東算網”。這張將深刻改變我們生活、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“山東算網”到底是一張什么網? “算網是數字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。”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副主任、濟南超級計算技術研究院院長潘景山代表說,數字經濟的三個核心要素是算力、數據和算法,其中算力是數字經濟的底座。但是算力再強,如果“有算無網”,算力是孤島;“有網無算”,便是“無米之炊”。所以,要實現算力的高效化、集約化利用,需要將全省的算力通聯互通,形成算力網絡。 在數字經濟時代,掌握了強大的算網就能搶占經濟發展的高地。山東一直致力于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,持續為數字經濟“修路架橋”。2023年,山東省新增國家級工業互聯網“雙跨”平臺3個,智能工廠16個,培育“產業大腦”32家。 “山東算網”建成后,用來干什么? “‘算網’就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,數字領域的高速公路。”山東財經大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劉培德委員指出,把算力統籌起來形成的算網,將為人工智能大模型、無人駕駛、遙感、數字政府等領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。 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,數字經濟已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。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2024年,山東將累計建成5A省級新型數據中心25個以上,智能算力比例達到30%。 潘景山表示,目前,山東建成了覆蓋16地市的“山東算網”實驗網,已經完成了組網和用網,下一步將致力于“山東算網”的高效應用和場景適配。預計2024年底,將實現“山東算網”的大量應用、靈活調度,“未來,算力、數據將如同日常生活中的水電,靈活使用,‘即插即用’。” |
智慧城市、無人駕駛、機器人……大數據正走進千家萬戶,萬千企業也點“數”成金。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,算力、算網成為破解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難題的“金鑰匙”。
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要建成“山東算網”。這張將深刻改變我們生活、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“山東算網”到底是一張什么網?
“算網是數字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。”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副主任、濟南超級計算技術研究院院長潘景山代表說,數字經濟的三個核心要素是算力、數據和算法,其中算力是數字經濟的底座。但是算力再強,如果“有算無網”,算力是孤島;“有網無算”,便是“無米之炊”。所以,要實現算力的高效化、集約化利用,需要將全省的算力通聯互通,形成算力網絡。
在數字經濟時代,掌握了強大的算網就能搶占經濟發展的高地。山東一直致力于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,持續為數字經濟“修路架橋”。2023年,山東省新增國家級工業互聯網“雙跨”平臺3個,智能工廠16個,培育“產業大腦”32家。
“山東算網”建成后,用來干什么?
“‘算網’就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,數字領域的高速公路。”山東財經大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劉培德委員指出,把算力統籌起來形成的算網,將為人工智能大模型、無人駕駛、遙感、數字政府等領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。
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,數字經濟已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。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2024年,山東將累計建成5A省級新型數據中心25個以上,智能算力比例達到30%。
潘景山表示,目前,山東建成了覆蓋16地市的“山東算網”實驗網,已經完成了組網和用網,下一步將致力于“山東算網”的高效應用和場景適配。預計2024年底,將實現“山東算網”的大量應用、靈活調度,“未來,算力、數據將如同日常生活中的水電,靈活使用,‘即插即用’。”